top of page

1

#MM|返工成日聽到「一代不如一代」 係源於心理偏見?社會學分析不同年代人特徵 點解00後會衝擊職場生態?|#Pantry有嘢斟 #4K

Mill MILK | 心理類 | Jul 10, 2024

此影片謄本由燕子生命製作

★非作商業用途,本檔案版權歸版權持有人獨有★

現在的年輕人,90到00後,全部都是廢物。你說是我說的,現在Threads上面其中一個討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00後怎樣衝擊現有職場生態。00後不喜歡做長工,我們想像不到的,因為我們要掙錢,因為我開公司的。(是說他們不做全職工作?)再嚴重一點,他們的情況就是上班的中途突然不知所蹤了。00後的不交代是,基本上你打電話找不到他們,他們突然要請病假的,就是傳訊息給你就不見人了。年輕人都不肯熬,做甚麼,回去就說想「住洋樓養番狗」,我們一間房住三個四個人,你現在就說要甚麼洋樓,養甚麼番狗,這些人現在是沒有用的一代。那些80後真的不好的,我們70後,不知道多勤力啊。

這個都有聽過的,年紀比較年長一點,都覺得小朋友是不懂事的。「家陣的後生怎樣怎樣」,「我們以前怎樣怎樣」,代代都覺得下一代比較差,原來是源於心理上的偏見。今集《Pantry有嘢斟》,除了教導上一輩怎樣跟00後溝通相處,更會聊這種偏見背後的原理。

下載檔案

下載檔案

1

1

所有資料非作商業用途,若有內容侵權,請即通知我們移除。

1

好,來吧,我們《Pantry有嘢斟》。今天聊甚麼?每一代都會聽到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我還記得我小時候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怎麼樣,是針對80後。然後我大一點開始懂得上論壇的時候,就會看到「現時的90後」。然後現在出來工作,就變成「現時的00後」。那我們今天有一個不同的臉孔,就是Gladys妹妹,她是2003年的,00後的代表。我不代表所有00後,我的觀察只是我的觀察,只代表我本人。

對,忘記介紹了,不用介紹年代的,直接介紹其他的。你甚麼年代的,上幾個。就是我們組織心理學家Mills。如果我們數到00後的話,好像他現在是剛剛出來工作的階段,剛畢業一兩年,因為那段時間,其實大家經常都會說的,數碼原居民。就是說他們出生時的所有東西,工具玩具各樣東西,其實都是電子化的。他們好像很自然,就對於那樣東西的熟悉程度很高。我覺得是從那裡開始產生分別。我覺得現在這段時間,就是在一段,我覺得是正在切換的時間。

你計算回人口統計,其實去年,即是2023年,已經是大概30%是這一批人進入了工作人口的。即是90後(以後的數碼原居民),即是你有三個就有一個同事是這一批數碼原居民。大家是有一個我覺得很重大的誤會,我覺得今天這個題目很能幫上。大家經常以為它是一個性格特質。嗯。它仍然好像是一個少數,即是由10%20%開始,所以大家會覺得好像是MBTI的一個類型,根本就是整個世代,他們的買東西方法,對經濟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工作的態度或者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好像Natalie現在買菜都是用應用程式,因為它將會再過三四年,可能已經去到數碼原居民所佔的百分比是40至50%,你大部份的同事就是這批人,那你怎可以不改變你自己的一些相處及管理方法。你用數碼原居民來做一個分水嶺,但為甚麼會這麼重要呢,你對世界看法不就是等於你一些社交上的生活,或者經濟上的生活。即是包括買東西,存錢,金錢看法,以及科技上的一個環境。其實這三個情況,就影響著你,世界你的生活會是怎樣看的。

如果是三樣東西,都是只不過是漸變,其實那樣東西就不是很大的。即是不劇烈,你先想想以前筆友是多麼不同。甚麼筆友,對不起,筆友,那個時候是這樣結交,是透過通訊去認識一些外國的朋友。你想想以前的辦公室,曾經沒有電郵這回事。是的,打電話,我是沒有經歷過的。我說的極致一點,你當是穿越一樣。以前只不過是大家由不知道甚麼民初,然後一直演變下去,現在是有一個這樣鮮明的,生活上完全不同的轉變。我自己覺得,你想想現在是社會上,剛才說了三個範疇,社會上已經有很大的轉變,在經濟上,商業上。例如我當電郵也是一個分水嶺,或者社交媒體也是一個分水嶺。

一個由社交媒體年代成長的人,和與非社交媒體年代成長的人,那種差別會是怎樣。是不是就是社交媒體放大了。如果以學術上可能未必是那個起點,但是如果以剛才很「貼地」的說,生活,經濟和大家接觸科技,那件事我覺得就是社交媒體,因為你開始會覺得,以前會覺得責任是重要的,「自己」不是放得很大的。我要顧著其他人的,所以你能夠想像,如果他們一開始玩社交媒體,他們會覺得,「這些東西有甚麼好發佈的」,「只是吃飯而已」,自己吃飯就吃飯吧,有甚麼特別的,你明白嗎。所以他們對於直播吃東西,是覺得匪夷所思。

我也同意的,因為我就是那些會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自己吃東西的人。她就是吃西瓜,一直在吃。例如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可能我發佈一些東西,大家會回覆我,然後慢慢我就會覺得每個人都有一個社交媒體賬戶,或者一個社交媒體令他成為自己的主角。還有我也同意,指我有社交媒體或者我會用很多不同的媒體,我就可以不用跟其他人怎樣溝通。就是看著電話吃西瓜,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好像常用社交媒體,不是很會用正式的方式跟人溝通。

我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現在有時候我寫電郵都會用AI幫我把電郵寫好。但是上學有學過的,即是敬啟者冒號那樣。有些東西我們都不用學了,其實有些東西我們會用工具幫我們做到。我們好像覺得這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因為我們懂得怎樣用其他工具幫我們做到。他不會寫電郵的意思是,電郵中會寫一些非常不正式的用字,不是說他是不是...例如說,可以啦,沒問題。

而且我每次寫電郵的時候,我覺得我沒有任何表情符號,好像很沒有禮貌,然後我就很想加這樣,但我又不能加,加條蛇。但我知道正式的世界不是這樣的,然後這個位置我有一點不太習慣,又會加「Best regards」,「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Dear甚麼,I am afraid甚麼甚麼,這些就叫做正式。其他人對我的意見,我可能會聽,但某個程度上,我的自我意識比較強。

其實你說得都挺好,00後不是很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想起Apple,他有教中學生,都是好年輕,會是較為想做甚麼就直接說甚麼,直接提出要求問你能不能幫忙解決。所以上輩就會覺得他們沒有禮貌,但其實不是,只是他們的溝通方法是這樣,只是習慣了。就等於我有沒有需要對ChatGPT這樣有禮貌,「唔該你」「麻煩你」「可不可以」「麻煩你翻譯」,是的快點翻譯吧。但我有,我也有,我好像不及大家那樣喜歡玩社交媒體,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是因為與年代背景有關的。

如果你是數碼原居民的話,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再活躍一點。會呀,我一直在想就是會,我覺得很明顯。例如Gladys她喜歡唱歌彈結他,她會發佈上社交媒體。作為我的這一輩,我就會覺得,為甚麼他們這麼大勇氣,我做每一樣東西,都非常在意別人怎麼看,所以發一個「說明文字」都想好久。我覺得真的跟性格是有關的,但大家都會低估了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就是包括大家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以及科技環境,大家低估了這個因素。你先要在一個本身就是在那個時代,那個環境裡面,孕育了一段時間,你才算發展了你的性格。

我跟Sam都聊過呂大樂的四代人,我可以簡單講講,呂大樂,一個社會學系的教授,在2007年出版那本書叫《四代香港人》。書中大概將香港人劃分為四代。呂大樂指第一代人是經歷戰亂洗禮的老人家,他們因為知道謀生艱難和物資缺乏,又是逃避戰亂來到香港,通常會有比較多逆境求存的經驗,以及刻苦耐勞點。但是他們通常比較怕事,以及會忍氣吞聲多點,因為他們整天掛在嘴邊的就是「閒事莫理」。他們的中心就是圍繞著一家人,通常是用家庭作為考慮,出發去做任何事。呂大樂就指第一代人開創了一個機會,給第二代人戰後嬰兒。

書內提到1960年代的時候,年齡是19歲以下的青年,佔了整個香港過半人口,即是50多個百分比那樣。所以那時的他們,青少年是屬於整個人口,最多的一個關注點。對,並且習慣社會的討論,就是討論他們為主。第二代戰後嬰兒另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們那時學歷還未貶值,所以他們很相信競爭。即是好像考試那些,如果你考試好成功考取大學時,然後讀到大學的話,就一定是成功的了。也是的,他們就很相信一定要競爭才會有進步。以及因為他們那一代人數多,就掌握了社會的主導權。長大了之後很多時,那種競爭意識或者獅子山精神,即是那種拼搏都是由戰後嬰兒那一代開始。你相信努力是一定會有成果,只要你願意努力的話,你就一定在未來是會享受到。

這個就是很典型的,剛才我說為何(80後)夾在中間。而去到80後這一輩為何行不通,就是前一輩,他們還會霸佔了,前一輩就跟你講讀書,讀得好就一定成功的了。去到我這一輩讀書厲害沒有用,沒有了機會,是的,我都認同是。讀書厲害可能會成功,但不是一定可以成功,所以就崩潰了。第三代人是1966至1975年出生的,即是比較前出生的那些人,他成長的時候有享受,即是他享受到那個七、八十年代的繁榮。但可能他後一點出生的那些人就更尷尬一點,這代人的特點是他在一個高通脹的時代成長。其實那個貨幣和那個意義都是變得特別快的,所以他們就會尋找一些另類的生活方式。

第四代就是1976到1990年,他們的成長環境就是香港發展最富裕,以及可能是物質最好條件的一代。剛才提及戰後嬰兒的下一代,年幼就要好好計劃,可能你要學,學甚麼樂器,或者是長大的時候要讀書要讀甚麼,全部非常事業導向。即年紀輕輕的時候已經是,還有第二代人(戰後嬰兒)會很專制,即是比較會控制第四代的人應該怎樣發展。你一定要怎樣才為之貼合現實,才能成為社會上成功的人。就會有這個多被(父母)控制的傾向。所以他就形容,第四代人通常沒甚麼個性。我認同性格是沒有那樣鮮明,即是與他們之後的人比較。對,所以呂大樂就是這樣,大概將由1920年開始就劃分香港人作四代。他是在2007年出版的這本書,其實我覺得這個代表性很好。你回看剛剛整個成長經歷,所以話「搵食」,是,是完全串連起整件事。

直到這一代之後,就開始因為「搵食」不難,看到社會比較富裕,跟你說戰後或者再下一代的人,還是為了「搵食」的人。所以為何現時經常會這樣多的衝突呢,「你們甚麼都是為了搵食」,對「是不是搵食真的這樣重要呢」,就是跟上一代的意識競爭。剛剛說了大概四代人,如果你們覺得有第五代人,你當可能00後開始會有甚麼特徵。00後工作上嗎,自我中心,沒交代,很容易辭職,受不起挫折,很容易就會辭職。上一輩的人可能會著重工作的穩定性,你掙錢然後養起一家人就可以了。但是我們可能,現在這一代的人,會比較著重,自己自我成長的部份會比較多。以前的人會覺得,我們是要磨練,我們是要學習的,我不是說我不想磨練,但到某個時候,可能這個時候上一輩,就覺得你熬不住。

因為上大學變得容易了,我們在中學的時代不斷被要求「聽話」,上到大學就放飛自我。跟著我身邊聽過很多,我都算早實習的了,大家就說,「這樣早工作為了甚麼」,「你以後還有幾十年的工作」,「你不差在那一年」,「你不好好玩完這幾年嗎」。

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心理學,大家都很認識的馬斯洛,但我想說的一個情況,以前個三角形就真是一個,金字塔那樣的三角形,最底的就是一身體需要,或者生理需要,即純粹睡覺。這個就像剛才說的像第一代人,「搵食」類似這些。接著再上一層,再上一個需求就是關於個安全感的需求,你當作是安全感那類。再上一個是歸屬的需求,其實這三層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三層,即作為人最重要嗎。為何現時仍是為了「搵食」的,就是那一批人一直追求這一層級。即是我都是為了身邊的人,家人,不要得罪其他人,「搵食」更重要。想有個安全感,「不要搞這樣多事了」,是不是都屬於這部份呢。

接著再上才是關於尊重的需求,自尊心,開始是關於自己的,包括就是自己的自信,自己的自我價值,最上的層就是自我實現。對,即是自我實現,很大的兩個部份就是尊重的需求,還有最大的就是自我實現。所以為何在工作上大家經常會覺得,年輕人總是剛進公司就要做大事。那些瑣碎事,有何意義, 其實做這些事,很典型的一個情況,他真的是形容現時的90後,數碼原居民的一個心態,是將個三角形倒轉。以前是沒有一份工作不行,會餓死的,所以我是怎樣受委屈,你怎樣耍我,我都不會辭職。跟著開始去到一個,我會辭職但我都要先找到第二份工作,而且要找得適合的。現時就會裸辭。

每天13個小時,沒有不練(練習工作技巧),一年到晚都沒有休息。你有否試過再被老一輩的人,說你不勤力。我們那一代沒有人說的,我們很勤力的。我想賣叉燒包,都沒有人聘請,要找人擔保,有人在香港,在酒樓混熟了的,擔保你,然後才讓你賣叉燒包。你有沒有被上一輩的人說過你們不勤力。有,永遠有。港澳地區一個學師或最低級的,一定比高一級欺負,每個人都說以前怎樣辛苦,每個人都這樣說。

一個最普遍,大家都會認識的一個解釋,也最容易去解釋的,就是一個內團體與外團體(in-group out-group effect),這個和大家的同溫層,是同一個概念的。只不過你把同温層用以一代以及一代來定義,而不是跟隨興趣。我們那一代是會好一點,這個就是最容易的一個解釋。如果我們去回,真是他為甚麼會這樣想,你就可以去回一個情況,是一些衡量標準的不對應情況。我是以我那一代,一些的價值觀的標準,衡量你下一代的人。而下一代的人,他是會有不同的價值觀。我用我年代的價值觀,去衡量你年代的價值觀。如果大家著重的東西不同,就會說你不行了,我覺得。

但為何通常是會話語權,好像那麼不對等,年輕人一定會被人說,那你在企業中一定會是不對等。就是這樣,就是一代會高級過下一代。而說真的,對於,不是聰明一點,他比你熟悉,在做同一樣東西,他熟悉過你又高級過你,他就有個話語權。你是怎樣,你只能在《Pantry有嘢斟》(有怨言)。如果從企業的角度,企業的價值又是怎樣?例如上一代,你剛才說你上一代的判斷,就是我做一份工作,應該是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責任感等等。下一代就看自己,但在企業的角度,它會如何判斷?如果按正常來說,企業的價值,應該是與時並進的。與時並進,如果再貼近一點的話,應該是跟隨市場。即是跟隨市場大部分,如果他們出生率高一點,變了五成的話,這個世界是有不同的,我認為是的。

我認為現在還沒有特別意識到,就是根本整個管理模式的轉變。其實因為現在大家,其實實際上,硬生生血淋淋地,就是看到我的同事,真的是00後90後,最少佔了三分一。你當是一些綜合分析,接著大家就集合了選擇,在最重要的10至15個,其實他就是這樣。而我抽出來的就是,這件事我保證你們都會覺得是認同的,就是有28%認為工作與生活和諧。接著有86%是希望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意思是對於社會,或對於行業或公司是有影響的。就是在這86%裡面,有30%是願意,如果我公司做的事是有意義的,我是願意減10至20%的薪金。如果年輕是要求怎樣的上司,大概64%的人,都說能令他成長是重要的。他不是選一個的,他不是選一個。64%認為是第一重要的。第二重要是夠真,38%。接著就是教到人的東西,就是21%。所以你看64%是很大的,我個人認為因為通常這些,佔三分一這樣說,已經算是很厲害了。

那你們平時的訓練,是不是就是教大家怎樣將一件很瑣碎的東西,說到很有成長,而你那些是很有意義的。我現在教你綁鞋帶,你要走得遠就要懂得綁鞋帶。但我想說剛才起起自我的部份,我有點認為00後對於找工作上,都會比較尋求自我價值,或者自我認同感。他不用考慮會不會餓死。即是我覺得是心態上都相差很遠,要他們「扮工」的話,他們會覺得這樣我存在在這裡有何意義,我人生是不應該這樣的。

但是我想知道呢,例如從企業角度看待這群人,總有個落差的。對,但是企業的角度就是,你剛剛新加入,我沒理由交大事給你辦,這個是一個一定會出現的落差。對,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誤會來的,我們剛才的溝通當然就是,想辦大事的情況,而不是我要做一些事,是你做得好又沒所謂,做得不好又沒甚麼所謂。「我可不可以有一些自我價值高」,或者「有自我價值」,即是他不會這樣要求。對對。在職場上他會要求「可不可以給我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即他會這樣要求。接著他的經理就覺得,「那些大事你要懂得做才行」,即他又會是這樣的做法。但其實大家是完全沒有對話過的。

其實剛才Natalie都是自我解讀了的。意思即是,「我想做些工作是有自我價值的」,我有在網上看過,有些論壇可能,就會是我工作的第一日,就覺得好似所有東西都不是很能磨合。我見到下面有人留言,其實如果你第一日,我最短試過工作半日就已經遞辭職信了。就覺得好似玩交友軟件那樣,看不上就掃走那樣。我覺得有個位置做得好的,剛剛進這間公司的時候,供他們出來。供出來。供他出來是誰。我剛進間公司的時候,我上司是Haley。原來就是Haley。原來就是Haley。

讓我說,你們不方便。我覺得做得挺好的,因為剛進來的時候,Haley已經一開始就說了,「頭一兩個星期你要做的工作」,「未必是你期望的剪片」,「可能就不能讓你真的剪一條長片」,「但你可能要整理下資料夾」。但是她會解釋,因為其實你在整理的過程,就可以看到其他人怎樣剪片,你可以知道我們平時用過的素材。Haley做這一個步驟很好,即是她做為一個管理層而言。如果不是可能,可能是一個剛剛入職的新人而言,她就可能第一個星期就覺得,「我份工作無意義,我找不到我的價值」。為何我們要去整理資料夾,明明AI做都做到,AI都可以上字幕。

Haley的角色就是跟她說,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到這些東西,看到別人怎樣運用鏡頭。即是告訴他,你這個過程是在學習甚麼呢。對剛學的人而言就差好遠。不然就找不到自我價值。對,如果不是,第一個星期,他已經覺得是,「我究竟正在做甚麼」。即如果只是要求「幫我整理好資料夾」,其實剛才Haley是做了一個,很好的技巧的。我叫你做這件事,我告訴你,不單止這件事的意義是,為何你要做這件事,是因為下一步,他就看著下一步來做這一步。

以前大家教做事就是,只做了這件事吧,「你都沒做好這件事」,別想其他的那些。你想想就是少林寺,「先紮好馬」,「不要想著學金剛腿」,就是那種。「你金剛腿紮好三年馬再說」。你現在要的就是,他一直在練紮馬,你一直又讓他看看,師兄怎樣練金剛腿。你甚至讓他試踢一下兩下金剛腿,接著他覺得「我的力量不夠」,師兄這麼厲害,我回去又紮馬。又再加上就是,我是上司那種權威,「我告訴你怎麼做的過程」,「為甚麼又要講」,「你自己做過一次的」。

因為就是講給別人聽怎麼做,這個情況是很難進入長期記憶。請回看有關記憶那一集。是你很難去到那個學習的,然後他自己去經歷困難各種東西,其實他學到的那個情況是快很多。所以你可能這樣做一次,之後他自己就會懂得走,多於你每次都要你扶著他的手去做。

那我們差不多了,果然我們習慣到的,我們這些幾代的那些。你現在是否再了解多了新一代。是的,真的了解了,就是這麼直接的,就是了。平常結尾都這樣轉彎抹角的。那好吧Pantry講Pantry散。如果覺得今集內容好看的話,就留言,訂閱。還有甚麼嗎?我忘記了,沒有了。按「通知」,對,按讚,分享,訂閱,謝謝。很可愛呀。

1

1

1

1

1

1

1

IMG_1410.PNG

牆內能夠接觸外間資訊的渠道寥寥可數,Youtube 機頂盒為每星期從 Youtube 上挑選不同種類的專題影片並製作成謄本、印刷成信件的長期計劃。

其他最新謄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腦筋急轉彎2片尾解析+12大彩蛋|小彬彬竟然出現?霹靂包原型?AC113?留言抽官方贈品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 電影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戰勝阿焦大作戰!腦筋急轉彎2最強指南|4招把阿焦變成神隊友|劇透|Inside Out 2|留言抽好書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 電影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腦筋急轉彎2無雷解析|小心你的情緒內戰!5招搞懂你的腦|留言抽好書|Inside Out 2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 電影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MM|00後擲廿萬創業開韓式自拍館 半年回本開分店 月打4份工返茶餐廳做樓面 拍Reels過900萬觀看次數 00後鍾意創業搵滿足感 抗拒朝9晚5?|#700萬種生活 #4K

Mill MILK | 社文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奇案調查】高智商犯案系列,玩弄警察於股掌中,勞力士成破案關鍵

解密工作室 | 懸疑類

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