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

#米紙|懷緬昔日屋邨情懷 30年冬菇亭漢記大牌檔光榮結業 一亭四檔成僅存格局全港少於廿間 瀝源邨參照新加坡模式成首代Food Court 四代人

米紙 | 社文類 | Apr 2, 2024

此影片謄本由鹽製作

★非作商業用途,本檔案版權歸版權持有人獨有★

旁白Wayne:始於上世紀70年代俗稱冬菇亭的熟食亭曾經隨著公共屋邨而生。現在舊式設計冬菇亭估計少於廿個,位於啟業邨冬菇亭有30年歷史的漢記亦將於3月底結業,舊式設計冬菇亭將會又少一個。而九十年代房屋署停止興建新冬菇亭,經領展及民坊接手後,冬菇亭相繼翻新,部份被改建用途。

阿健@合興:應該九龍區都沒有甚麼冬菇亭是舊式冬菇亭,所以有帆布搭出來的大牌檔都開始越來越少,這裡應該是倖存的一個。沒有被政府說要裝修改造或者未被大財團說要接管。

旁白Wayne:行街紙一連兩集走訪數個屋邨的冬菇亭,為你解構這個昔日街頭飲食文化。

衛翠芷,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副教授:冬菇亭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設計,但很實用。它是一個四方的,然後分開四格,頂部尖尖的,好像一間小屋,中間是一個排氣口,分開四檔,有四個廚房。然後外面圍著座椅,大家可以在這裡吃東西,比較開放式的。

旁白Wayne:冬菇亭因其外形像冬菇因而得名,全港第一個冬菇亭建於愛民邨。據統計由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八年間落成的屋邨大都設有冬菇亭,高峯期便有超過五十五個冬菇亭,共二百多個熟食檔位。

下載檔案

下載檔案

1

1

所有資料非作商業用途,若有內容侵權,請即通知我們移除。

1

衛翠芷:其實我們要看回當時香港六七十年代,當時也有很多熟食檔,其實衛生方面也不太好,令到當時政府想監管。所以在1974年的時候,當時的房屋署署長Bernard Williams帶隊去了新加坡,因為新加坡有很多熟食檔,然後回來在瀝源邨就試行第一個熟食中心。所以你看瀝源邨也不是一個冬菇亭的設計,它其實挺像新加坡的熟食中心,你可以說是兩邊有熟食檔,然後中間大家吃東西,其實現在你去新加坡也是一樣的。

B哥@盛記:1972年開始整個沙田新城市的發展是一路填海一路建造,瀝源邨是沙田第一個屋邨,瀝源邨這個熟食中心就是以最新型的food court 形式去處理的,未有冬菇亭就有我們。這個試驗形式是獨一無二,然後就沒有了。這裡以前是六檔的,六個不同模式的飲食系統。當年房屋署是一個保障式,六個不同的系統,大家不用競爭,有不同的客源,中間的位置就是Food Court。那時候是房屋署希望可以不用佔地方而有可以共用的資源。

盛記就由我嫲嫲開始,我爸爸叫張盛,我嫲嫲帶著我爸爸去做,那時候是1956年,在沙田。因為發展新城市,舊的地方就會拆掉,便搬到這裡試試。我們是一家人一起營運的,我們有六兄弟姐妹,有五個在這裡工作的。90年代時其他的五檔就歸還,被迫餘下一檔。因為屋邨不斷變化,人口遷移,這個模式都有很多壓力。第一,你不顯眼,第二,你沒有運輸系統在側邊。我們就說好彩,在這裡苟延殘喘,一直這樣做都超過50年了。

我們的雲吞麵都是以前嫲嫲那一代配方做的,都是用大地魚末、豬肉、蝦這三樣主要材料配合出來的。雲吞麵現在賣$32一碗,我們用自己製作的新鮮蝦的雲吞。但我們這裡地區問題、地理問題,所以希望我盡可能的話在白天做便宜一點、做好一點,晚上就在消費至上 (靠火鍋)賺多一點。

街坊食客:這裡(盛記)地方很大,又復古,我喜歡坐這些椅子,我一個客就坐一張桌子,挺好的。商場的格局很迫,背對背。雲吞又包得很正統,很傳統的雲吞麵。好吃很爽,外面吃不到。

B哥@盛記:我現在平均最少都工作15個小時,雙手變了。做到雙手很痛。媽媽今年93歲,對我們來說是盛記之寶。如果沒有媽媽我們會很麻煩。

B哥的母親:他也很辛苦的,他早上3點鐘就出來工作。當時是兩個哥哥有事做不接手盛記,問他做不做下去,他說做,所以我投這檔位讓他做。但他很辛苦,所以要撐住。這裡是太偏僻,沒有人認識,沒有人知道,現在只是做熟客,這個地方做了幾十家人。

Fiona:為甚麼這裡的裝修這麼獨特?

B哥@盛記:說真的是遮醜,我們希望不用錢。你看這些枱椅子也是舊式的,是執笠的食肆留下來的。所以整個運作的過程裡面是不用錢,而用時間用心機去裝修他們。

我和沙田區是分不開的了,我看著沙田轉變,我沙田出生。說真的,我住了60多年沙田,我們每個月都會派飯,有送福袋,只要真的能幫助他們老人家,我們義無反顧去做。現在我正在做的飯盒是送給唐氏綜合症庇護工場的朋友。我很幸運,女兒工作了,我已經沒有任何大的負擔。我沒有車、沒有房子,我還住在公屋。我本人的支出模式是很少的,所以不是重大壓力。

Fiona:B哥有沒有想過為何要這麼辛苦呢?

B哥@盛記:我都說我沒要求甚麼,如果可以讓你看到我的銀行戶口有多少錢會嚇死你的,是不可能這麼少錢。但如果我可以的話我會盡力去保持盛記存在。我們在這裡太多年了,我們在這裡出生的,還有情意結,很多東西都捨不得,太多我們以前的故事在這裡。


《冬菇亭 — 去/留》
旁白Wayne:啟業村的冬菇亭在1983年隨著屋邨落成,至今仍然能夠保存舊有格局,一亭四檔,紙皮石亭頂,只是用帳篷遮風擋雨。今年其中一檔因為租約期滿將會在3月底光榮結業。

珍姐@漢記小廚:多謝你支持這麼多年。

街坊食客:我未有車牌的時候都在這裡吃,到現在30年,今年48歲了。

珍姐@漢記小廚:看不出你這麼年輕。

街坊食客:一知道不做,我第一時間就來。

珍姐@漢記小廚:我都眼濕濕的,但這幾天可能就適應了一點。

街坊食客:沒有人再幫忙,我都明白。

珍姐@漢記小廚:是年紀都大了,勞損。我媽媽又七十多歲,黃生又六十多歲。最主要是勞損。客人都替我們開心,可以休息一下。

黃生@漢記小廚:最初機場還沒搬的時候,那些貨運客等落貨就放下車子過來吃飯,通常做到凌晨兩點鐘。之後就一直看到夜客沒了,機場搬了,開始縮,縮到收凌晨一點。基本上真的很辛苦,因為時間太長,廚師炒小菜炒幾個小時就根本就是已經超出負荷,令你整天心裡不舒服。長久以來,你積聚太久這些情緒,你的心就會生出不想做的原因。

珍姐@漢記小廚:看見黃生痛又幫不了他,那就沒辦法。我就說,不做也好。不做是我提出的,我看到他這麼操勞,又這麼辛苦,那就不要做,結束吧。很不捨得。

靜怡,珍姐女兒:做飲食業最慘就是很少假期,星期六日是最多人。所以就變成我父母就會連休息的時間都會沒有,基本上那些職業病都出來了。而我們這麼多年來都沒有Z冷氣,說得好聽一點很環保,但夏天就少人一點。雖然食客之前有叫我們去裝修一下,但我覺得這個風味不是很多地方有,大牌檔就是有這樣的好處,例如大家很大聲地說話都不怕被人說,我覺得只有香港才有,是香港的特色。

Fiona:我們很榮幸在大牌檔遇到家英哥!謝謝你接受我們的訪問,為甚麼你會喜歡來這些食肆吃東西?

羅家英:我很平民的,我喜歡吃大牌檔,這處泊車容易,要是有警察就叫:「走鬼 走鬼呀」。而且這些東西好吃,因為現在吃東西很難,這麼好吃的地方都不多。

街坊食客:哎呀,我再吃不到你們的豬紅了。

珍姐@漢記小廚:我知道你喜歡吃,所以剛才我都跟廚房說留給你。好,下次見。

街坊食客:哎呀,不要這樣,我們可能再見吧。

珍姐@漢記小廚:再見,我一定會見的。

街坊食客:你也說了,好了,再見 。

旁白Wayne:位於漢記旁邊的合興今年同樣租約期滿,現在正與業主民坊傾談續約,希望可以繼續營運。在這裡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畫面,於同一個空間出現兩個新舊的冬菇亭。新的冬菇亭就在兩年前翻新,將以往四格打通成為一個舖位,與一般茶餐廳的格局沒有分別。

阿健@合興:這是因為COVID,本身有兩間店。本來一邊是牛雜麵、車仔麵,另一邊是茶餐廳。因為疫情關係兩位老闆都決定不續租,就沒有了。疫情時空置了一段時間,然後剛好有人租了,裝修完就變成一個新版的冬菇亭,變成一檔全做了。

另一邊(舊冬菇亭)依然舊式,做了很多年。其實這幾檔都是跟我爸爸都熟悉的,也是那種能保持不裝修就繼續做下去。周圍樂華屋邨已經沒有了,這裡應該是倖存的一個,沒有被政府說要裝修改造,或者沒有被大財團說要接管。這裡應該是整個啟業冬菇亭是最久歷史的,應該有四十年。由我爸爸開始做,做到他過世,我媽接手。我本身是做攝影,剛剛遇上疫情,疫情就沒有活動,留在這裡做。

Fiona:這裡變成老人村了。

阿健@合興:其實挑戰都很大的,開始做網上宣傳,希望可以追得上潮流,追得上時代,不要那麼快被人淘汰。因為這裡始終是歷史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小販牌不能繼承,總會有終結的一天。所以將來可能食環署說要收牌,或者可能是租務那邊說你們沒有了,可能要拆了,或者我們要翻新租給別人等,都要準備隨時會來臨。

阿健母親:他們一天不收,我一天都想做。先捱著,捱得多與少都好。

阿健@合興:我們慶幸由房署給領展時都沒有改變太多。領展到民坊中間是會怕的,因為那一期是各大屋邨的大牌檔都在翻新,包括顯徑、樂華都在翻新。我們當時都在想,下一個會不會是我們呢? 幸運的是,他們也沒有叫我們怎樣去做翻新,這麼多年來都沒甚麼變過的大牌檔,所以真的挺好運。有很多綜藝節目都來拍,就是因為他們覺得這裡真的有舊式冬菇亭的感覺。

外國遊客:我覺得這裡是一個很傳統的地方,作為遊客,我很高興可以在這裡,我真的覺得很舒服。如果我看看菜單,會覺得很美味,會覺得很好,所以我覺得這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Fiona:你覺得這裡的環境和一般商場有甚麼分別?

食客:氣氛好一點,還有姐姐的回應都很開心,都很熱情。譬如近年對飲食業來說都很難做,我覺得這些冬菇亭也是一些式微的建築,我覺得有需要去保育或者保留。

B哥@盛記:現在沒有冬菇亭了,新的屋邨已經沒有冬菇亭存在了,因為冬菇亭的佔地比率用法是不合理的,無端端的做冬菇亭,遮蓋了地方,高空又不可以有建築物,環境衛生又出現問題。現在全部都在商場裡,不會像我們那一代一樣。這個熟食牌照是固定地方,是房屋署年代特別給我們這組類似冬菇亭的建築物用的,是獨一無二的,已經沒有了。譬如說我萬一有甚麼不幸,唯一可以給配偶,不可以給直系。子女都不可以再拿這個牌。現代人是沒有辦法了,以前的東西有過就算了。

阿健@合興:香港都有很多新舊融合到的東西,我覺得大牌檔算是一個歷史,所以我也想做多久就多久。始終小販牌到我媽媽這代就完,我也沒有權去繼承這個小販牌,所以做多久就多久,看看有沒有記錄香港還有多少歷史可以留下。

旁白Wayne:富有本土特色的冬菇亭盛載著一段特有的歷史,是在公屋成長的人的集體回憶。下一集我們來到領展首個翻新冬菇亭黃大仙下邨,由原本一亭四店改建成一亭一店,這個新式冬菇亭由三檔毫無血緣關係的檔主合力經營,是區內少有運作24小時的食店。

我們下集再見。

1

1

1

1

1

1

1

IMG_1410.PNG

牆內能夠接觸外間資訊的渠道寥寥可數,Youtube 機頂盒為每星期從 Youtube 上挑選不同種類的專題影片並製作成謄本、印刷成信件的長期計劃。

其他最新謄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腦筋急轉彎2片尾解析+12大彩蛋|小彬彬竟然出現?霹靂包原型?AC113?留言抽官方贈品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 電影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戰勝阿焦大作戰!腦筋急轉彎2最強指南|4招把阿焦變成神隊友|劇透|Inside Out 2|留言抽好書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 電影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腦筋急轉彎2無雷解析|小心你的情緒內戰!5招搞懂你的腦|留言抽好書|Inside Out 2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 電影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MM|返工成日聽到「一代不如一代」 係源於心理偏見?社會學分析不同年代人特徵 點解00後會衝擊職場生態?|#Pantry有嘢斟 #4K

Mill MILK | 心理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MM|00後擲廿萬創業開韓式自拍館 半年回本開分店 月打4份工返茶餐廳做樓面 拍Reels過900萬觀看次數 00後鍾意創業搵滿足感 抗拒朝9晚5?|#700萬種生活 #4K

Mill MILK | 社文類

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