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

#PSY|分手!一律建議留意的四個細節|#五分鐘心理學

樹洞香港 TreeholeHK | 心理類 | Jan 16, 2024

此影片謄本由Blue製作

★非作商業用途,本檔案版權歸版權持有人獨有★

大家好,歡迎收看「得罪人多」的系列。什麼叫做「得罪人多」系列呢?就是我會專門講一些有爭議性的議題。

我記得之前講過關於情侶相處、究竟要不要分手的話題。

有些人跟我說你教人分妻,大家都知道我們有些傳統價值,甚至有句子叫「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這句話我就完全不同意。我甚至覺得它是一些吃人的禮教,反而反過來我比較同意的觀點是「寧教人分妻,莫教人打仔」,當然我會再講一些論述,為什麼我覺得是這樣。

下載檔案

下載檔案

1

1

所有資料非作商業用途,若有內容侵權,請即通知我們移除。

1

大家會發現其實在華人社會,有些概念是挺根深蒂固在我們那裡,例如「家醜不出外傳」、「床頭打交床尾和」、「家和萬事興」、「出嫁從夫」諸如此類,所以在今天「得罪人多」系列我就要批評一下這些禮教,還有分享分手的情況我們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如果大家第一次收看這個頻道,你好,我是主持Peter,在五分鐘心理學中,我們會分享各種心理學知識,使得心理學成為香港人的思想裝備,令我們能夠回應各種社會時事以至關係對我們的詰問。

Building Resilience for the Times。

我由網民對我的批評開始講一講,他說我「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為了好好地去討論這個說話,我今天都在網上做了一些資料搜尋,看看那些人怎樣去詮釋「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這個說話。我發覺有一個很普遍的說法,就是說其實這是兩害取其輕的。打仔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能用溝通的方法去解決的話,最好盡力去溝通。但分妻是更加災難,因為其實你是拆散了別人的家庭。

有一句話我是覺得挺有道理,就是「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這句話在那個時代背景,主導權是在男人那裡,男人可以選擇休妻這個動作。例如你作為一個妻子,如果你被人休了,你是很淒慘的。即是那時的社會文化和現在的不同,所以在那個年代下是說得通的。但我會覺得這些未必適用於今天。

反而今天我會調轉說,我可以老實地跟大家說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寧教人分妻,莫教人打仔」。為什麼我會有這個立場呢?我覺得其中一個很大的關鍵就是其實在當代的香港或者現代社會,在一個婚姻的雙方,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獨立的個體意味著的是什麼呢?就是他有能力和責任去選擇自己要怎樣過自己人生,而選擇要不要離婚或者離開一個伴侶,其實就是彰顯這種 agency,這個權責的一個面向。

但是反而然之呢,子女特別是很年輕的子女,其實他們沒有這種權責。當然你可以報警你可以找社工幫助,但我自己都接觸過一些家暴相關的案例,知道大約發生甚麼事。情況是很無助的,小孩跟成人不一樣,他沒有辦法自主地選擇去離開家庭,他甚至沒有選擇,只可以默默去承受。

家庭暴力是不能容忍的,在討論這條片正題之前,我需要清晰明確地表達,當然你有想法不同意的話,留言和我講歡迎一起討論。

我要講一下如何順利分開一段關係的方法。在我正式開始講之前有些人可能會說,打仔的確很壞但其實教人分妻也不遑多讓。這個回應我有甚麼看法呢?我覺得這類型的東西有時可以用陰陽調和的角度去看,就是一個社會我們要有不同的聲音。

當然你想想在一段關係那裏,婚姻是一個莊嚴的承諾,或者未必是婚姻,我想每一段關係也是一個承諾,你總不能說有什麼不爽,就是說今天不開心,說換就換,全部人都要遷就我,我就一有什麼不爽就拋棄你了,這樣的人很難建立一個長久的關係,這個風氣也不值得助長。

但是你想想另一個極端是什麼,大家知道家庭暴力或長遠情緒勒索是會為一個人的心理甚至有家庭的伴隨自己子女去帶來一個長久甚至是不能逆轉的心理傷害。為何童年經歷那麼重要呢?原因是人一般在一件很差的事情中回復的能力是挺高的,例如一個人受到性侵,性侵是一個很大影響的事,但普遍人都有一定程度回復的能力。

但什麼會令它更加難以反彈,就是想像如果是長年累月地給一個親人去性侵,這是近乎不能逆轉的傷害,所以我的立場是社會要有不同的聲音。既然我們覺得保守的聲音一直存在了,就是我上面所說的華人禮教,不如我就做另一邊的聲音去講一下分手這件事。

好,入正題,分手有幾個階段我們需要注意。第一個我覺得要想清楚的問題就是想離開這段關係,還有想分開目的是什麼?有沒有想清楚真的想怎樣呢?就好像剛剛說就是我們不能流於極端,我們不能說一不爽就不理自己老公、老婆、子女。

我都想清楚目的是很重要的,可以想些什麼呢?我自己覺得有幾個問題可能會幫助到我們思考。第一就是你有沒有試過不同的方法去改善你的關係,是不是你可以做的你已經做完呢,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就是你自己有沒有努力過,很多時候關係這件事都是雙方各自去行一步,我們很難期待自己不努力而那段關係就會變成你想要的模樣,是雙方都要付出的。

第三就是你有沒有清晰地將自己的期望去跟自己的伴侶溝通呢,其實他知不知道你想要什麼呢?

最後就是有時人始終是人,我們未必會改變到一段關係,可以問一問就是如果段關係一直會是這樣,那個是不是你長遠可以接受到的情況呢,牽涉價值觀的問題呢,我們很難給予一個簡單的對錯分別,但無論如何我都覺得這些問題需要想清楚,總不能陷入那種一不爽我就去分手離婚,因為如果這樣很難建立長遠的關係,關係總會有些位置令你覺得不爽,例如你決定要想這些問題。

有一步很重要,就是尋求一些適當的社交支持。例如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真的想清楚這些問題,一個人的視野是有很多盲點的,我們自己看的角度是很有局限的,你可能覺得自己盡全力,但其實身邊的朋友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我會覺得跟幾個你覺得可以信賴的朋友去一起談一談上面的問題是有兩個作用的,第一是幫到你自己去釐清你的思緒,第二就是去嘗試建立一個社交支持網絡,亦即是在分手的過程,特別是如果你預視到對方可能會變得很情緒化,有一些實際人身安全的威脅,這個社交支持網絡就更加重要,所以要下重要的決定時建構社交支持網絡去幫自己是好事來的,找身邊的朋友,如果你預視到那件事可能會有危險,甚至可能尋求一些專業人士如社工的幫助都會幫你過程更加順利。

準備功夫完畢,真的要跟對方去說再見。在這個情況有什麼值得注意呢?我自己認為要令過程乾淨利落一點,還有避免將太多指責放在對方。你要想一想自己想要什麼,就是當你決定走這步,你想要的就是離開那段關係,什麼是你不想要的,就是令到情況變得更加複雜,那也未必是找那段關係裡面誰是誰非最好的時間。

A版本就是我覺得你好像沒有什麼擺時間在關係上,你都不理我,我看不到繼續下去有什麼意思,這個是「你」You-Language。「我」I-Language是怎樣呢?我在一段關係上我會期望多點陪伴的時間,這個是我在關係裡面很需要的東西,我感覺這個未必是我最想要的關係。後者是否容易接受一些,因為重點是放在自己那裡,而不是對對方的判斷。簡單點,乾淨來落,交代原因。

最後就是分手之後進入了什麼階段。分手之後,當然是進入了療傷的階段。其實離開一段關係,其實是一個身份上的變換。在心理學上,一個身份上的變換,當然會為一個人構成很大壓力,因為我們拿來定義自己的東西去改變了。覺得很大壓力是正常的感覺,這個也是為什麼我講事前應該建立多一點社交支持的原因,因為這些時間朋友會很支持到你的。在這個時間我們可以怎樣去幫助自己去應付這些身份上的轉變呢?有一些東西可能會幫到大家。

第一個就是一些小小的儀式感作為關係的總結。不同人有不同的做法,例如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會將前度的信物放在一個鐵皮箱然後就推落床下底,或者例如有一個方法我建議大家去試試,試試可以找一張紙然後寫下一個你對這段關係想講的說話,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去收好它。有些人會選擇爽快一點把它燒掉,但重點就是你需要做一些活動,告訴自己這段關係劃上了一個句號。這個跟喪禮的原理有點像,喪禮有些人說其實是給在生的人看,就是讓大家知道這個人的生命走到終結,因為死那刻未必每個人都見證,但喪禮就是大家都能見證,你的關係可能需要一些類似的動作,寫一封信去收好放在穩妥的位置或者你喜歡燒毁,讓自己知道這件事結束了,這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個想跟大家分享訊息就是,It's OK to be not OK,面對這些關係上的轉變,感受到一些傷痛是很正常的,給自己一點時間去療傷,不要強迫自己快點振作,反而讓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一些時間,讓自己慢慢找到一些新的生活。

以上就是如何離開一段關係的小分享。好像這段影片一開始這樣說,我就不是跟大家說當你聽完這四點之後,你立即去實踐一下,找一下自己老公老婆、男朋友、女朋友,預演一下這四點,完全不是這個意思。我最想跟大家說的意思就是,決定離開一個關係是一個很慎重的事情,大家需要細心去考慮,我不是很贊成「教人分妻」這個說辭的原因,因為講得好像就是我跟大家說些什麼你就會照做,但是大家是成年人,作為成年人,我們就是要兼負我們的責任,我們不是聽完什麼我們就直接做的,那個不是成年人成熟的表現來的,而是我們要消化思考去為自己做出一些負責任的決定,希望大家無論在關係上還是在人生上,都是有這種責任為自己做的事去下決定的態度,這也是我們想推廣的。


我剛剛同事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聽完你說,但香港的離婚率已經很高,為什麼你還在說這些呢?不是應該調轉教人去修補關係才是正路嗎?我認為這段影片需要存在,但這條影片是否對每個人都有用其實未必。簡單而言,社會會有不同的關係,我們也會有一些關係,有一些人會因為壓力覺得分開一定是不好的,反而綁在關係上或者因為實際恐懼,包括例如遇上一個有虐待傾向的伴侶,所以我先想去分享這段影片。這段影片對他來說是一個力量

我同事也說出另一個重點,他就說香港離婚率之所以這麼高,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源自於大家對關係的態度和看法比較隨便地去看一段關係,關係隨不隨便呢?這些就是個人的世界觀。但是我們也要承認一件事,就是一個比較隨便的態度,其實是有得就有失的。它會令你個負擔少一點,但是你失去的是那個建立認真深入的關係。凡事都是權衡。

好明顯我這條影片想接觸的觀眾,不是那些可能三十出頭、結婚兩三年、雙方覺得有點悶,有少少爭吵,接著就直接思考到要不要分開。如果你是這類型觀眾呢,我反而想你看多一次這條片的第一點 - 離開關係的目的,就是你是否真的想清楚這個是唯一的方法、是否你長遠真的接受不到、你有沒有付出過你的努力,反而才是想你問自己的問題。

可能你問完之後會覺得,其實我是不應該放棄這段關係,我這條片想給特定的觀眾看到那些覺得離開關係一定是罪惡,被教導離婚一定是不好。而那段關係也對自己的生理或心理構成很大損害、甚至牽連子女。我想跟你講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你的感受都很重要還有也有一些切實的方法可以幫你計劃實行,那才是這條片最大的目的。

今天五分鐘心理學差不多講到這裡,希望大家喜歡這個題目,我們下次再見。

1

1

1

1

1

1

1

IMG_1410.PNG

牆內能夠接觸外間資訊的渠道寥寥可數,Youtube 機頂盒為每星期從 Youtube 上挑選不同種類的專題影片並製作成謄本、印刷成信件的長期計劃。

其他最新謄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爸爸是黑白通吃的娛樂圈大佬,兒子卻被嘲是「扶不起的阿斗」|向佐|向華強|叉雞

叉雞 | 娛樂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揭密】手機是如何摧毀我們的?如何停止浪費你的生命?

維思維WeisWa | 心理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滅蟲公司騙走全港市民70億,背後原來有五個高人在背後操作,他們是誰?|奇案調查

解密工作室 | 懸疑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米紙|懷緬昔日屋邨情懷 30年冬菇亭漢記大牌檔光榮結業 一亭四檔成僅存格局全港少於廿間 瀝源邨參照新加坡模式成首代Food Court 四代人

米紙 | 社文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MM|世界各地原來都有唔同嘅「長輩圖」!外國「長輩圖」興用咖啡同茶?搵婆婆設計「長輩圖」 到底有咩必要元素?日本衍生「New Ugl

Mill MILK | 社文類

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