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線之隔相差24小時!甚麼是國際換日線?原理、實踐和問題!
皮毛小知識 | 科普類 | Jul 3, 2023
此影片謄本由燕子生命製作
★非作商業用途,本檔案版權歸版權持有人獨有★
在地球上有個地方明明只有幾公里距離,但一邊就是昨天,一邊就是今日,兩邊的時差足足24小時。那麼要如何判斷何時是昨天何時是今天呢?
大家好,我是Brian,今次皮毛小知識會跟大家簡單介紹這條形路線曲折的國際換日線,和他的運作原理和問題。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我們的Channel,皮毛小知識主要是介紹由實用甚至去到無用的冷知識或流行文化,如果有興趣不妨訂閱我們和加入會員。Let’s get started.
下載檔案
下載檔案
1
1
所有資料非作商業用途,若有內容侵權,請即通知我們移除。
1
首先這個題目其實是頻道初期,關於時區那部影片所遺留下來的一個問題。今次提到的部分基礎在那次都有解釋過,但如果沒有看過都不打緊,不過建議之後回去觀看。ok,要回答何時是今天何時是昨天這個問題。
從最簡單最科學的理解,假設我們在地球上的一點,時間是晚上 00:01。當地球自轉一圈次後就是過了一日,理論上我們的右邊就是今天,而左邊就是昨天。國際換日線的概念大概就是這樣,當橫越這條線就是過了一天。
但換日線的實踐當然是複雜很多。例如在白令海峽美俄海上邊界的兩座小島,就剛好被國際換日線分隔開,兩座島嶼相距只有3.8公里,大家看到的日出都是同一個時間同一個日出,但如果在美國的一邊是星期日的日出,俄羅斯的一邊就是星期一的日出,即是24小時差的分界線,雙方的時間上相差了足足一整日,一邊還是假期另一邊就已經開始了新一週的工作。亦正正是因為這個交流和貿易原因,國際換日線現在才演變成畫面中這個曲折奇特的狀況。
另一個例子是從美國夏威夷飛到紐西蘭。如果是星期日起飛,中間就會飛越星期一,之後再回到星期日,但到達紐西蘭時又是星期一。若然乘搭的是星期日黃昏機,經過9小時的飛機航程之後,到達紐西蘭時就更已經是星期二。
這個本來地球自轉一圈過就等於過了一日的概念,為何實踐會變得如此複雜?為了方便講解,在影片都會繼續沿用這個星期日和星期一的例子。
國際換日線其實是時區實踐的其中一個部份。超簡化綜合上次的影片,19世紀末制定時區的目的就是為全球各地的人提供一個可計算的標準時間系統來溝通和交流。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以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為起點,地球每轉15度就加一個小時劃成一個時區。當地球轉一圈360度就剛好過了24個時區。那你可能會問既然英國是時區的起點,把國際換日線定在本初子午線不是更直接嗎?
事實上當時甚至再早百幾年的大航海時代就已經發現了換日所帶來的溝通、貿易和航海上等的種種問題。於是就決定把國際換日線定在地球的另一邊,人煙稀少的太平洋上,務求把對人的影響減至最低。
所以,如果暫停時間來看,理論上,時區的起點可理解為英國的中午12時。英國以東的半個地球就是之後12小時,而以西就是之前12小時。在英國背面地球另一邊交界線就是凌晨。換句話說,當英國在中午時,全世界也是同一日,而越過太平洋上的交界線就是過了一天。這條線就即是所謂的國際換日線。
如果民族主義上身,即時結論必然是可惡的。大英帝國歐洲殖民主義,我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當時的歐洲中心主義,但目前這個部署其實亦都相當科學和以地球上大部份人為本。理論上的國際換日線就是大致上定在經度 180 度,由北極和南極畫一條直線。在線的東邊是星期日,西邊是星期一。國際換日線跟時區的實踐一樣,受到國與國之間的地理所影響,由各國所自行決定。
從地圖上這條穿過 180 度的直線,除了俄羅斯西伯利亞之外,大部份情況都似乎沒有對陸地造成太多影響。但在南太平洋其實是有不少的島嶼國家,例如當初斐濟東邊的幾個島嶼就曾經被換日線所完全分割開。所以這條線當初亦經過多次改動,直到1910年才穩定下來。當時的界線從上而下在北極附近改成 zigzag 形,上那一隻角是為了繞過俄羅斯最東的亞洲領土,下面的那隻角是繞過阿拉斯加西面的一系列島嶼,之後回到180度一直落到南半球,再向東移繞過斐濟等的一些太平洋群島國家,直到經過紐西蘭最東的島嶼後再回到180度直到南極。
這個版本的國際換日線維持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一直到1995年才再有改動,向東加了一個槌子形狀。原因是位於赤道附近的基里巴斯共和國,雖然它佔地少人口亦不多,但這個國家由最東到最西的距離極闊,闊度跟中國差不多,而在中間越過的換日線就把這個國家的東邊和西邊完全分成兩日,東邊是星期日,西邊就是星期一,行政和經濟上非常混亂。於是便尋求修改換日線去讓全國統一回一日。至於改成槌子形靠正時區的那邊,就是因為跟澳洲、紐西蘭和附近的島國的貿易關係,因為明明是鄰近地區,時差也只有幾小時,但當澳洲、紐西蘭是星期一時,他們仍然是星期日。改到另一邊就解決這個相差一日的問題,提高貿易經濟效率。
到2011年又再改過一次,這次是薩摩亞和托克勞,純粹因為剛才提過的那個經濟原因,同樣是想跟澳洲、紐西蘭等的鄰近國家處於同一日而提出改動。但自此薩摩亞跟鄰國美屬薩摩亞就變成相差一整日。
其實只要國際換日線一日在這個位置,問題始終沒完沒了。然而,我們又的確必須要訂這條線,放在180度太平洋上的這個位置,視乎又真是對地球主要人口影響減到最低。
現在的國際換日線因為領土、國家行政和經濟貿易的原因,才變成了這個轉轉折折的奇怪模樣。而因為在東邊突出了這個槌子形狀,實在是非常長,更橫跨了兩個時區,所以置身其中的國家還衍生了獨特+13和+14時區。看似好奇怪,但當地實際時間跟附近的-11、-10時區完全沒有分別,純粹只是相差了一整日。
最後為何我們常說紐西蘭或南太平洋島國是地球上最早看到日出或最早慶祝新年的國家,其實就是因為這條國際換日線。在線的東邊剛踏入大除夕時,另一邊就已經進入了新年。不過更準確而言,理論上最早進入新年的國家就是剛才那個基里巴斯共和國東部+14時區內的島嶼。
今日的影片就來到這裡。我原本都沒有想過怎樣才是過了一天,原來是這麼難解釋。在網絡上偶然見到這張gif動畫圖才有所啟發。如果大家對這條那麼轉折的國際換日線有什麼見解或資料上有甚麼補充,都請下面留言跟大家分享。
1
1
1
1
1
1
1
牆內能夠接觸外間資訊的渠道寥寥可數,Youtube 機頂盒為每星期從 Youtube 上挑選不同種類的專題影片並製作成謄本、印刷成信件的長期計劃。
其他最新謄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