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

材料、形狀都不對,釀泰坦號悲劇!超級富人才玩得起的「極限旅遊」,風險高為何卻幾乎不受法規監管?【TODAY 看世界】

TODAY 看世界 | 時政類 | Jul 3, 2023

此影片謄本由自來也製作

★非作商業用途,本檔案版權歸版權持有人獨有★

前陣子有蠱友,就是這個群組的朋友,談起他買了個潛水器,我還吵著要上去坐坐看,結果就發生「泰坦號」的事啦!這事大家應該多少都知道一點,我就快速講一下,就是有個叫「海洋之門」Ocean Gate Expeditions 的公司,用潛水器載了五個有錢人去看鐵達尼號的殘骸。

18日出發後沒多久就不見了,隨後幾天一下傳來疑似偵測到敲打聲,沒多久又傳來原本能撐96小時的氧氣已經用光,幾乎是全世界都盯著搜救人員跟時間賽跑。但最後發現泰坦號「內爆」了,被海水壓力瞬間揉成一團,化為一灘碎片。

我以前總想,花越多的錢一定越安全,這一分錢一分貨嘛!這趟探險之旅每人收費25萬美元,相當於775萬台幣,差不多可以在新北買一間小套房了。這麼貴!怎麼這個泰坦號看起來不大靠譜啊?這有關單位是不是應該管一管啊?

下載檔案

下載檔案

1

1

所有資料非作商業用途,若有內容侵權,請即通知我們移除。

1

《片頭音樂》
大家好,我是范琪斐,歡迎收看范琪斐的《Today看世界》。泰坦號潛水器原本預計花2小時下潛,然後花6到8小時到處看看,參觀海面下3800公尺處的鐵達尼號殘骸,然後再花2小時上升。6月28日當天的上午8點,泰坦號按照計畫出發,不過大約1小時45分之後,就跟水面上的母艦失去聯繫。這潛水器上載的五個人可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除了「海洋之門」的執行長兼駕駛拉許Stockton Rush之外,還載了英國億萬富豪哈定Hamish Harding、英籍巴基斯坦裔富商達武德Shahzada Dawood跟他19歲的兒子,以及一位法國的海洋專家。

不過搜救任務實在太艱難,深海壓力巨大、海底地形崎嶇,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又低溫。專家都說,上太空都還比較容易一點,尤其泰坦號要去的地方,深度就等於一座玉山(3952公尺)。大家可能很難想像海水有多重,《紐時》科學記者就解釋,下潛到鐵達尼號的深度時,每平方英寸的面積會承受三噸的壓力。而泰坦號長約6.7公尺,比一般潛水器大台,代表它會承受更大的外部壓力。換算下來,就像一整棟帝國大廈的鉛塊壓在它的身上。《NBC》也指出,內爆時裡頭的人很有可能 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什麼事,就「啪!沒了」, 瞬間灰飛煙滅,連痛苦都來不及。

「設計錯誤加設備簡陋釀災 海洋之門衛為創新不甩規範」

但是這個泰坦號居然原地瓦解,難道是紙糊的嗎?這災難恐怕是一連串錯誤導致的,第一,材料不對。不同於一般潛水器常用的鋼、鈦、陶瓷或是壓克力,泰坦號使用的是複合碳纖維以及鈦,當初公司還敲鑼打鼓宣稱這種結構比其他潛水器還要輕,移動效率更高,舒適又安全。不過潛入地球最深處的大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指出,這種材料雖然經常被使用在航空業,但它並不是被設計來「抗壓」的,進到深海裡就是GG。 《華盛頓郵報》還指出,原本也要搭潛水艇的旅遊雜誌的主編Arnie Weismann 曾聽拉許說,他用很低的價格跟波音公司買到打折出清的碳纖維,因為這些材料已經過了飛機使用的「賞味期限」。

第二,形狀不對,《華爾街日報》記者Joanna Sugden指出,大多數潛水器都是球狀的。泰坦號為了讓更多人搭乘,有更大的觀景窗,採用偏圓柱體的設計。不過美國海洋學教授強調,「球狀」才是最完美的形狀,這樣水壓才能夠均勻分佈在艙體上。英國機械與海洋工程副教授也指出,把潛水器拉長會增加中段壓力負荷,導致材料疲勞,最後分層剝離,就像反覆凹折一根電線,最後會斷掉一樣。泰坦號先前已經進行過大約20次下潛任務,每次都會在結構上留下微小的裂縫,一開始可能很難察覺,但累積起來就會變成大問題。

第三,設備簡陋,外媒指出泰坦號的操縱桿竟然是羅技出品,一支大約50美元的電玩手把F710,這就讓不少人傻眼,是在玩GTA嗎?但電動手把其實不只泰坦號,連美軍都很愛用,2018年一艘核潛艇就配置了XBOX手把,當時還上了新聞,因為這種手把簡單好懂、容易操控,電玩世代的年輕人可以無痛上手。除了這個爭議有待商榷外,《紐時》記者指出泰坦號上面還缺乏一般潛水器所需要的設備,例如通訊、照明、電池等各種備用物品,這又增添了風險。

第四,未經檢驗,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拉許說什麼都不肯把泰坦號,交給業界的權威機構進行檢驗認證。理由呢?啊!我在搞創新,你們不懂啦。《紐時》指出早在2018年「海洋之門」內部跟產業界都已經有人提出警告。根據法庭文件,公司時任的海洋營運總監David Lochridge,曾經寫報告要求泰坦號進行更多測試。不久又有38名業內人士、深海探險家與海洋學者,聯名寫信給拉許,說他們採取實驗性做法遲早出事。結果拉許直接開除那名營運總監,還跟專家吵了起來,說他不是不顧安全,而是照業界的標準只會扼殺創新。

《BBC》也公佈了一份業內人士跟拉許的信件內容,對方苦口婆心勸他認證,才不會被當老鼠屎,但都被當耳邊風。拉許反而說:你們動不動就說會害死人,分明是不想讓我們這種小型新創公司瓜分市場啦!最後在烙律師踹共的威脅下結束這回合。

「極限旅遊多半無法管 簽切結書讓公司免責」

難道這些都無法可管嗎?恐怕真的沒轍。專家指出潛艇可由美國驗船協會等海事組織來認證
,通過就代表它在安全上滿足一定的標準。問題是這並非強制性的,而且深海旅遊就跟近年熱門的太空旅遊一樣,屬於超級有錢人才玩得起的「極限旅遊」Extreme Tourism, 幾乎沒有任何規範,政府也懶得管。畢竟如果某個活動不太會發生事故,客戶願意掏錢,企業也賺錢,那就沒政府的事了。海洋法專家也說,這類事件多發生在國際水域,因此不受一般法規約束,誰來監管等等一切都很模糊。

況且業者通常都會讓乘客簽署「切結書」,簽下去就代表你為自己的人生安全、生命負起責任,出了什麼事公司概不負責。像我為了愛玩,還真的簽過不少!我看這起事件的時候,還注意到網路上流傳了許多關於泰坦號的迷因,大玩「地獄梗」,比如這張說:「參觀」鐵達尼號的殘骸:25萬美元,「參加」鐵達尼號的殘骸:無價。還有這個,老娘坐等富豪的皮夾浮上來!

專家認為會有這種仇富的現象,主要是有錢人花大錢冒險,只為了好玩,引發永遠負擔不起的人幸災樂禍。何況各國為了找泰坦號,已經燒了上百萬美元,這要納稅人買單這對嗎?說是為了人道因素,那麼6月14日的希臘沉船
還有500人下落不明,有哪一國在認真找嗎?

最後我想問大家的是,這起5死的悲劇誰該負最大責任?
A.不按照規矩來的公司
B.明知有風險卻執意參加的乘客
C.沒把這類潛水器列入監管的政府

留言告訴我!你如果喜歡這個節目,趕快分享給更多人看見!你也可以訂閱Line Today官方帳號,它就會每天把重要的新聞,包括這個節目推送到你的手機裡。萬一錯過了,到Line Today的國際欄目裡面,就有我們所有的報導。范琪斐的《Today看世界》,天天為你精選一則國際話題,帶你快速瞄懂世界大事,我們明天見!

1

1

1

1

1

1

1

IMG_1410.PNG

牆內能夠接觸外間資訊的渠道寥寥可數,Youtube 機頂盒為每星期從 Youtube 上挑選不同種類的專題影片並製作成謄本、印刷成信件的長期計劃。

其他最新謄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澳洲人是否真的是罪犯後代? 澳洲早期殖民史!

皮毛小知識 | 科普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香港年度網絡金句的由來,出處

皮毛小知識 | 娛樂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2024CES 10個最期待/奇特科技|4080及4070ti停產因為⋯Sony CES 3亮點|又有新掌機!MSI Claw|AUS ROG新筆電系列|廣東話 #PriceWeekly 201

Price.com.hk 香港格價網 | 科技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AirPods 4或出ANC版|新iPad Pro有MagSafe?4090 D中國特供版4大差異|買laptop必看Intel Core Ultra兩個重點|廣東話 #PriceWeekly 198

Price.com.hk 香港格價網 | 科技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JwMZvw

⭐2023年必看神作盤點!Disney+上看不完的好作品|最強美韓日台劇+電影+動畫一次收錄!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 電影類

0

bottom of page